分离焦虑是幼儿与依恋对象分离,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产生的不安全感和恐惧感。新入园幼儿的入园分离焦虑主要是由陌生环境、依恋受阻以及家园生活的差异所导致的。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通过家园配合,做好新生入园前的准备工作,以及做好幼儿入园后的引导、安抚工作,能有效缓解新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帮助幼儿顺利度过入园关。
每年幼儿新入园时,很多孩子与家人分别时哭喊:“我要妈妈!”、“我要回家!”这是因为幼儿与依恋对象分离,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产生了不安全感和恐惧感,也就是常说的“分离焦虑”。处于分离焦虑期的幼儿主要表现为焦虑不安、哭闹、发脾气、攻击他人、拒绝进食、沉默、依恋某位教师等等,严重的还会出现憋大便、拉肚子、遗尿、呕吐、发烧、夜惊说梦话等生理上的不适应反应。有关研究数据表明,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持续一周的占15%,持续两周的占65%,三周以上的占20%。专家认为,严重的早期分离焦虑,会阻碍幼儿的智力发展,甚至会影响其将来创造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因此,解决分离焦虑问题,对幼儿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幼儿产生分离焦虑原因的基础,从幼儿园、教师、家长三方面提出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对策,希望对幼儿教师及家长有所启示。
一、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
(一)心理原因
幼儿自出生后即与成人(母亲或第一养护人)形成的一种亲密的持久的依恋关系。依恋形成后,幼儿对依恋对象的分离会表现出分离焦虑。一般依恋程度越高,分离焦虑越严重。对幼儿来说,幼儿园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对于陌生环境的一种本能的不安全感和害怕感是幼儿产生分离焦虑的动因。这种动因是否发生作用,关键在于依恋对象是否离开。依恋对象的离开使幼儿产生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使幼儿的思维发生“倒退”。皮亚杰认为,婴儿大约在出生的第二年形成永久性客体知觉,即幼儿认识到:客体不再眼前,不代表其不存在。弗洛伊德认为幼儿在困境中会表现出一些早年所具有的行为,即为“倒退”。心理学家认为幼儿入园分离焦虑是幼儿在陌生的环境种产生了倒退,担心依恋对象离开可能会不再回来,就再也看不见了。除了产生客体知觉的倒退外,幼儿还伴随苦恼、吸吮手指、尿湿裤子、绞弄衣角等可观察的倒退行为。
(二)家园生活的差异
首先,幼儿离开熟悉的家,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如:陌生的园舍、环境布局、物品摆放等。幼儿的交往对象也由原来少数而朝夕相处的养育者转向从未见过的老师和众多幼儿,社会交往的范围走出家庭狭小的空间,交往的方式也发生转变。在家里,他们是“小太阳”,是关注的焦点,父母家人对其千依百顺;在幼儿园幼儿开始学会与老师、与其他幼儿交往,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分享,与其他幼儿分享玩具和老师的关注,在幼儿园中,他们失去了在家中的“优越”待遇。
其次,幼儿在家的生活是宽松随意的,没有秩序和纪律的约束。而幼儿园为帮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则要求幼儿遵守一定的常规要求,如:独立进餐、按时午睡、学会分享、轮流等待等。
此外,自理能力差也容易使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中感到紧张、焦虑。如:不能独立进餐、不会穿衣脱衣、解系鞋带,大小便不会自理等等。幼儿羞于或不敢请教师或其他别的幼儿帮忙,一旦遇上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便陷入困境而引起对幼儿园的排斥,更加依恋家人和熟悉的环境。
二、缓解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的对策
上文分析了新生幼儿的入园分离焦虑主要是由陌生环境、依恋受阻、家园生活的差异所导致的。笔者针对新生幼儿入园分离焦虑产生的这几方面原因,笔者在幼儿园的观察的基础上,结合一些老教师经验,认为缓解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家园配合,做好入园前准备工作
1、 重视新生家访,争取家长的配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幼儿园要重视新生幼儿入园前的家访,指导家长做好幼儿入园前的准备工作。
在家访过程中,首先,教师应展示亲切、和蔼、大方得体的形象,和幼儿进行一些互动游戏,与幼儿初步建立情感,消除陌生感,并做好家访笔录,全面了解幼儿的情况,如幼儿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健康状况以及必要的家庭教育情况,以帮助幼儿入园后的家园共育。
其次,教师要向家长全面介绍幼儿园的情况,让家长了解幼儿入园的注意事项,以帮助家长消除自身焦虑,更好的配合幼儿园的工作。
再者,教师应提醒家长做好幼儿入园前的准备工作,如培养幼儿良好有序的生活习惯、提高自理能力、准备必要的生活物品等。
此外,幼儿园可以通过新生家长会的形式,聘请教育专家指导家长做好入园前的准备或
请在园幼儿家长介绍相关经验。还可以举办幼儿园开发日,邀请幼儿家长和幼儿参观幼儿园,
帮助幼儿提前熟悉幼儿园的环境。
2、家长要主动配合幼儿园
作为家长也应主动配合幼儿园,缩小家园生活的差异,帮助幼儿做好以下几方面准备:
(1)心理准备
家长要通过各种方式丰富幼儿关于幼儿园的感性经验,如入园前带幼儿提前熟悉幼儿园及其周围的环境,让幼儿从心理上做好入园准备。平时在家中可以和幼儿谈谈幼儿园的趣事,
让幼儿对幼儿园产生积极地情感。这样,有利于幼儿入园时良好情绪的发展。
(2)人际交往准备
入园前,家长应帮助幼儿建立多重依恋,习惯被多人照顾而不是依赖某个人。家长要适
当扩大幼儿的活动范围和交际范围,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技能,如鼓励幼儿主动与人打招呼、
与其他幼儿和平相处等,帮助幼儿克服胆小、怕生、害羞等问题,使其初步建立人与人之间
的信任感和交往的安全感。此外,家长可以和幼儿经常玩“捉迷藏”的游戏,短暂的离开幼
儿,帮助幼儿巩固对客体永久性的认识。
(3)生活自理准备
幼儿对父母的依恋,一方面来自于情感上的依恋,另一方面则是生活上的依赖。自理能力差也会使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中产生紧张、焦虑感,更加依恋父母。所以在幼儿入园前,家长应给予幼儿生活技能上的指导,帮助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一方面有助于幼儿尽快的适应幼儿园生活,缓解分离焦虑,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幼儿独立性、自信心的发展。
(4)常规意识的准备
家长要培养幼儿具有初步的规则意识,应适当改变家庭生活的随意性、无序性,按照幼儿园的一日常规来安排幼儿的生活,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专心进食,不挑食,安静睡觉,安静等待、听从指令,能向成人提出自己的要求等。
(二)开展分期、分批入园活动
70%婴儿的依恋属于安全依恋。安全依恋型幼儿在依恋对象在场时,能在陌生的环境中
进行探索和操作,不会产生分离焦虑。因此,幼儿园可以让新入园幼儿在家长的陪伴下,提
前两周入园,使他们在基本情感需要得到满足的前提下,把精力放在认识和探索新奇的事物上,逐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所谓分期入园,采取了心理学上的“小步子训练法”,让家长完全陪同幼儿参加幼儿园
的活动,到暂时分开再到完全离开的渐进形式,使幼儿和家长对待分离上有个心里过渡过程。
这种方法能有效地缓解幼儿分离焦虑而产生的入园焦虑情绪,幼儿园可以集中力量解决新生
入园的问题。
所谓分批入园,是将班中的幼儿分成几批,实行分批入园。实行分批入学,一方面有助
于老师集中精力关注幼儿,另一方面前批入园的孩子因为已经熟悉了新环境,对后批入园的
孩子能起到带头作用,以熟带新,能有效地防止幼儿间不良情绪的交互感染。
(三)入园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幼儿园是幼儿第一次较正规步入的集体生活环境,是幼儿实现社会化的重要一步,对培
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是幼儿入园后的“重要他人”和“权威人物”,幼儿对父母的依恋情感可以转移到教师身上,而这种依恋情感能否转移主要取决于教师对幼
儿的照料态度和方式。可见,教师在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根据新入园幼儿的身心特点和个体情况,采取科学、切实的方法,因势利诱,因人施教。
1、创设温馨而充满童趣的环境。
温馨、舒适、亲切的家庭式环境能有效缓解幼儿的焦虑和不安。而充满童趣的环境布置能转移幼儿的注意力。教师可以根据新入园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需要,精心布置活动室和各个区角,营造温馨、快乐的氛围。教师可以将幼儿的照片、喜欢的卡通形象做成教室墙饰的一部分,或是将幼儿其它熟悉或喜爱的玩具、物品放到区角,让幼儿在教室中找到熟悉感和归属感。
2、关爱、引导幼儿熟悉幼儿园的生活。
从幼儿入园伊始,教师要努力给幼儿留下亲切、温暖、友善的的印象,让幼儿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教师要细心、耐心,善于观察,对孩子及时给予关注,及时疏导消极情绪。另一方面,教师要对坚持来园,情绪良好的幼儿要及时给予肯定。对幼儿在不经意间表现出来的闪光点、获得的进步要给予表扬,奖励小红花。同时利用榜样作用,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此外,教师要对幼儿进行初步的常规训练,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3、开展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转移注意力。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可以转移幼儿的注意力,使其忘却不愉快的情绪。同时,幼儿在游戏中的交往有助于幼儿在同龄伙伴中找到安全感和归属感,以消除对陌生环境的恐惧。
新入园幼儿还没有形成集体意识,无意注意占主导,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教师组织的游戏应情节简单,不需要幼儿的过多等待。游戏过程中,应提供丰富有趣的游戏材料,如有响声的、可以移动的、可以操作的玩具,这些玩具能够转移幼儿的注意力,转移幼儿对陌生环境的注意。
新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同样是对教师的考验,长时间高度紧张工作和忙碌难免让教师产生厌烦、挫败感,自身情绪也很容易受到感染,甚至影响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所以教师间要协调配合,及时调整个人情绪。
(四)家长不可忽视自身的分离焦虑
在陌生的环境中,幼儿对环境的判断更多是参照父母的反应,这种现象在儿童心理学中,被称为“社会性参照”反应。父母的焦虑表情,担忧的目光会通过微妙的亲子互动传递给幼儿。因此,家长不可忽视自身的分离焦虑。家长的分离焦虑主要是担心幼儿在幼儿园不适应。作为家长,首先应该明确新入园的幼儿的不适应是一种正常现象。其次家长应该相信幼儿园、幼儿教师能够帮助幼儿顺利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同时应该相信幼儿能够顺利度过“焦虑期”。再者,家长要积极与幼儿教师配合,通过家园合作,共同帮助幼儿消除分离焦虑。
新入园幼儿的哭闹、情绪不稳定是普遍存在的。教师和家长要通过家园的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帮助幼儿克服分离焦虑,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